假日辦,拜拜
  新的聯席會議成立後,或面臨第一塊難啃的“硬骨頭”——帶薪休假制度如何落實。黃金周的存廢之爭歷久而仍烈,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,很多單位的帶薪休假制度在實際執行中形同虛設,唯有法定的節假日才得到差強人意地執行。
  ——吳春山《假日辦撤銷 公眾休閑怎麼玩好》(9月17日《京華時報》)
  春晚爽約?
  對央視來說,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”,春晚收視率雖有衰落但依然不可小視,從市場角度出發還是可以有所作為,關鍵還是擺正心態,與其打腫臉充胖子謀全民滿意,不如針對目標市場深耕細作; 對我們來說,把央視春晚當作一臺普通節目來看就好,回歸到它最初的狀態,它不該、也承擔不了那麼多高大上的社會責任。
  ——朱美虹《央視春晚該不該停辦?》(9月18日《新聞晨報》)
  明星犯錯市場懲罰
  如果大家繼續看涉黃毒明星拍的電影,聽他們的歌,尤其是不反感他們做流行產品的廣告代言人,那麼對這些明星的追究就會完全縮小到法律層面。現在的情況是,除了法律,市場也不同程度參與了對他們的懲罰。
  ——《明星嫖娼,社會真實態度比網民嚴厲》(9月16日《環球時報》)
  辦賽也可學“韓流”
  近些年來,隨著中國文化消費日趨成熟且多元化,韓流已不具備昔日的強勢地位。但對中國而言,如何去借鑒其運作模式來完善一屆大型賽會的推廣、實現文體價值的雙贏,仍是值得反思的問題。
  ——王昊飛、李放《以亞運之名反思“韓流”》(9月17日新華社)
  國產劇跟風怪圈
  縱觀近年來的國產電視劇,無論是武俠劇、穿越劇,還是宮鬥劇、抗戰劇,已經陷入了一個“叫好——叫罵——叫停”的循環怪圈。幾部優質劇成功開疆拓土後,就會引來一窩蜂地跟風,而同質化競爭又必然導致過度娛樂化傾向,最終招致觀眾厭棄和政府管控,如此怪圈已經煩透了觀眾。
  ——劉道彩《“抗日”怎成了耍酷賣萌》(9月17日《中國青年報》)
  一鬧就停
  走出“鄰避時代”,既需要公民在運動中自我學習,在“雙輸”過後自我反省,但更需要政府部門主動轉變觀念和姿態,把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做得更早、更實、更有效。“一鬧就停”也是一種互動,但這是一種代價高昂的互動。降低成本的方法首先在於,圍繞項目本身的互動要提前、再提前。
  ——王琳《走出“一鬧就停”的“鄰避時代”》(9月19日《新京報》)
  (原標題:一周評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hmntivp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